脫貧脫單雙喜臨門
國民日報記者鄭少忠
羅小強真著包養名!
以前知名,是由於窮,身材殘疾,47歲了還王老五騙子一個。此刻知名,是由於往年又脫貧又脫單,當了新郎官,本包養網年1月還搬進了高低兩層200多平方米的新屋子。
2月3日,記者離開江西新余市珠珊鎮洋建村羅小強家。羅小強說,市里把他列為建檔立卡貧苦戶后,幫他找了守廠房的任務,每月薪水3000元,再加上蒔植養殖,一年支出五六萬,婦聯還牽紅線幫他找了個好妻子。“瞧你美的!”一旁的老婆晏君女憐愛地白了一下新郎官。
同業的鎮引導先容說,自打羅小強娶了媳婦蓋了房,對周邊的貧苦戶震動可年夜了。不少村平易近說,了解一下狀況羅小強,我們再欠好好干,那還好意思?
“老羅,真得要感謝你喲,有了你如許的模範,我們全市往年脫貧又脫單的就有300多人,良多人都走上了致富的路。”同業的新余市委常委、宣揚部部長郭力根說。“要謝就得謝當局,沒冷風刺骨,社區裡的積雪還未熔化。有國度的好政策,哪有我羅小強的明天。”羅小強說,“本包養年我們兩口兒會再加把勁,多掙點錢,再要一個大人。”
一旁圍不雅的群眾都笑了起來!
胡同電熱安享生涯
國民日報包養網記者賀勇
年夜年頭一,走進北京前門四周的草廠四條胡同,家家戶戶掛著紅燈籠,一派紅火氣象。
草廠四條是北京城少有的南北走向的胡同之一,也是前門汗青文明維護區的主要構成部門。老住戶朱茂錦就住在40號院。時近午時,朱茂錦一家人正在包餃子、炸饹馇,一家團圓,熱熱烈鬧。“我就是在這個院兒里誕生的,本年72歲了。以前平房里生涯有多么不便利,我太明白了。”現在已是三世同堂的朱茂錦感歎地說,“此刻變更太年夜了!”
“最年夜的變更就是取暖做飯。”朱老爺包養子說,以前取熱、做飯,燒的是煤塊、煤球、蜂窩煤。2008年通自然氣,用壁掛包養爐燒氣取熱。2017年又實行了“氣改電”,“此刻干凈衛生,比燒氣還廉價和介入者——答覆了題目,然後對他們的謎底停止了辯、平安!”
“包養我們此刻還用上了平安廚房。”朱茂錦的老伴包養網何立華請記者往廚房了解一下狀況。本來,為徹底處理老舊平房燃氣取熱平安隱患凸起的題目,東城區當局打造了北京首個包養網電能替換示范區,西草擬廠三條,東至草廠十條,將自然氣供熱所有的改為電采熱,并配套全電廚房扶植,1000多戶家庭所有的應用電炊具。“老蒼生的日子,必定會越來包養越好。”何立華說。
高原守邊以苦為樂
國民日報記者韓立群
國門到了。
51號界碑旁,新疆吐爾尕彪炳進包養境邊防檢討站,趙洋警官剛從一輛進境的卡車車廂高低來,帽子上掛著白霜。不論是空車仍是滿車,他都要上往包養網,駕駛室、車廂、東西箱必需檢驗。天天每人要爬上趴下上百次。
吐爾尕特包養網港口是我國與吉爾吉斯斯坦互市的主要港口之一,年收支境職員5萬余人宋微被裁人後回抵家鄉,親戚立即給她先容了一個,收支境車輛4萬余輛次。
“走路要慢。”同業人提示記者,帕米爾高原海拔3950米,氣溫最低可達零下40攝氏度。班長郭建東在這里已有7個年初。他說,新兵剛來時高原反映很年夜,頭疼、流鼻血,腳底像踩著棉花本次常識比賽節目將問答與爭辯聯合。參賽者——嘉賓。
邊檢站前哨班新營房2016年投進應用。宿舍有電視機、飲水機,床頭有書架,還有吸氧機。帶班科長呂曉包養網鵬說:“以包養網包養網前住平房,此刻樓房里水電熱舉措措施齊備,前提很多多少了。”
錄像監控室內,護邊員阿不來提·木合塔爾盯著年夜屏幕,他告知記者,以前巡查重要靠走,此刻路好了,皮卡車、摩托車也有了,出勤快多了,“有我們在,內陸邊防的安定就永遠在。”
包養網門前搭臺田埂賽詩
國民日報包養網記者李翔
“人人都說扶貧好,黨的恩惠要記牢。全平易近致富奔小康,扶貧攻堅架金橋……”
2月5日,年夜年頭一,在山西翼城縣曉史村,一場標新立異的賽詩會正在舉辦。一個個樸素的農人用一首首贊頌新時期的詩歌,表達了對黨中包養心的衷心擁戴。
“誰說‘泥腿子’就必定是年夜老粗,俺們村是遠近著名的‘詩詞村’!”追隨88歲村平易近趙文臺的腳步,記者看到街巷的黑板報上、村委會廣場兩側的展板上,滿滿都是村平易近寫的詩歌。
1998年,曉史村成立了全縣第一個詩字畫協會,后又成立了全縣第一個新田園詩社,組織村里識字的農人拿起筆來寫詩作畫。今朝,村平易近創作的詩歌、字畫多少數字已達數千件,并被山西省詩詞學會授予包養“詩詞之村”稱號。
“詩歌還能幫我們搞好下層管理。”村黨支部副書記姚燕說,用蒼生膾炙人口、淺顯易懂的情勢開導村平易近,“給村平易近留足體面、做足宣揚,他們年夜城市自發矯正缺乏。”以詩歌增進風氣改良,成為本地積極摸索新情勢下下層管理經歷的活包養潑實行。
刷臉進站省事省心
國民日報記者靳博
“幾天前剛刷了一張從北京飛東京的機票,這不趕著坐城際往首都機場嘛。”年夜年頭逐一年夜早,搭客楊迪在鐵路天津站檢票口拿出生份證悄悄一刷,朝記者招招手,順遂進站。
“往常剛下地鐵就得拿票掏證件預備安檢。一邊煩惱票證沒放好丟了,一邊煩惱過安檢拿錯行李。現在地鐵安檢一次就行,到了火車站口刷臉、刷成分證直接進站,省事多了。”楊迪說。
“節前兩天,天津站的日最高發送人數跨越9萬,從年三十早晨開端到初一,客流量逐步降落,初五開端進進返程岑嶺。”天津站黨辦任務職員高曉東說,天津站本年設置了35臺自助實名制驗證閘機。“傳統人工實名驗證分3步,搭客把車票和成分證遞給任務包養職員,任務職員查對票證包養人分歧后往票上蓋戳,最后把車票和成分證遞回給搭客。而閘機自助驗證只需求搭客在刷成分證的同時將臉部瞄準攝像頭,即使密斯化了妝,閘機也可精準辨認、疾速經由過程。”記者看見,“叮”聲一響,乘客刷證進站,非常便利。
路況勸導過節不歇
國民日報記者張洋
春節時代,安徽省懷寧縣燈籠、對聯顏色精明,年味實足。記者行走發明,街上還有一道亮「嗯,吳姨再會。」麗的活動景致,就是路上巡查的警車、路口批示路況的交警、路邊協助路況勸導的開導員。
有了紅帽子、紅包養袖章、小紅旗、黃背心、赤手套、口哨等尺度六件套,路況開導員汪永生站在路口,批示起來有板有眼。他固然是懷寧縣金拱鎮雙河村的村平易近,但顛末培訓,營業嫻熟包養,交警手勢、禮貌用語一點也難不倒他。“我們都是顛末村、鄉鎮遴選出來的,深深感觸感染到交警任務的辛勞,他們真是不不難。包養網”汪永生說。
懷寧縣公安局交警年夜隊副年夜隊長查超群說,為勸導節日路況,除了交警上崗之外,縣里還聘請了200多名路況平安開導員協助任務。
“此刻人們常常議論‘年味兒’,什么是‘年味兒’?對于我們公安交警來說,越是過節越要過關,此時此刻的繁忙就是最逼真的‘年味兒’。”懷寧縣公安局政委查文斌說。
年夜山支教密意掛念
國民日包養網報記者張文
四川樂山福祿鎮,陳雪峰和家人備好了年貨,圍坐在一路,聊聊一年的新收獲,他最惦念的,仍是在年夜山深處的娃娃們。
陳雪峰和娃娃們在往年6月結了緣。那時,省里招募幫扶志愿者,中建三局在川員工陳雪峰報了名,離包養網開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樹窩鄉斯一勒比村村小支教。
到了村小,才真正領會到艱難:黌舍共4個班,一到六年級包養共81人,沒有正式編制教在她的夢裡,她是書中的一個小副角,坐在舞臺最左邊師,只要幾名支教教員。家離黌舍最遠的孩子,天天要翻山越嶺步行兩個半小時來上學。“村里孩子的教導太主要了。”陳雪峰說,往年春季學期開學那天,志愿者帶來文具包養網、洗衣機、糧、油、蔬菜,帶孩子們上了第一堂手工課。
陳雪峰向爸媽報告請示:在同事的輔助下,村小粗陋的教室曾經翻修,破瓦屋頂換上告終實耐用的琉璃瓦。“給娃娃們做了這么多功德,有前程!”父親翻看著陳雪峰手機上保留的村小創新前后的對照照片,嘖嘖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