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questId:68bf1378cdcb36.38116041.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 陳文俊: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各位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今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白皮書,同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徐麟先生介紹白皮書的有關情況。我們還邀請到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先生,中央農辦副主任、國家鄉村振興局局長王正譜先生,國家鄉村振興局副局長洪天云先生、夏更生先生出席發布會。幾位發布人將共同回答各位關心的問題。下面,先請徐麟先生介紹白皮書的情況。
2021-04-06 10:02:03
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 徐麟: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使命,團結帶領人民與貧困作斗爭。中國共產黨的百年發展史,就是消除貧窮與落后、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百年奮斗史。
中共十八大以活動佈置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采取一系列超常規政策舉措,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今開幕活動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中國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
今天,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白皮書。白皮書全面回顧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與貧困作斗爭,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偉大歷程,介紹人類減貧的中國探索和實踐,分享中國扶貧脫貧的經驗和做法。
白皮書分為前言、正文、結束語、附錄,共3萬余字。正文分為“中國共產黨的莊嚴承諾”“新時代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實施精準扶貧方略”“為人類減貧探索新的路徑”“攜手共建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五個部分。可以說,這部白皮書是全景式反映中國減貧事業發展的重要史料和文獻。
中共十八大以來,經過8年持續努力,到 2020 年底 , 中國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 現行標準下 9899 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 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 8 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打贏脫貧攻堅戰,創造了中國減貧史乃至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白皮書指出,脫貧攻堅戰對中國農村的改變是歷史性的、全方位的,是中國農村的又一次偉大革命,有力推動了中國農村整體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減貧實踐表明,貧窮不是命中注定,貧困并非不可戰勝。只要有堅定意志和決心并付諸實際行展場設計動,就能夠向著擺脫貧困、實現富裕的美好前景不斷邁進。
白皮書指出,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守的初心使命和強大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彰顯包裝盒了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彰顯了中國人民為實現夢想拼搏奮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意志品質,彰顯了中華民族無所畏懼、不屈不撓、敢于斗爭、堅決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困難和挑戰的精神品格。
精準扶貧方略是中國減貧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是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制勝法寶。中國在脫貧攻堅實踐中 , 創造性地提出并實施精準扶貧方略 , 做到扶持對象、項目安排、資金使用、措施到戶、因村派人、脫貧成效 “ 六個精準 ”, 實施發展生產、易地搬遷、生態補償、發展教育、社會保障兜底 “ 五個一批 ”,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如何穩 “ 五個問題 ”,增強了脫貧攻堅的目標針對性,提升了脫貧攻堅的整體效能。
白皮書強調,精準扶貧方略不僅確保了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而且有力提升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豐富和發展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和治國方略。
中國在減貧實踐中探索形成的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和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拓展了人類反貧困思路,為人類減貧探索了新路徑。白皮書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減貧放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用發展的辦法消除貧困、發揮貧困群眾主體作用、匯聚各方力量形成強大合力等方面,為人類減貧提出了中國建議中國方案。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中國積極參與國際減貧合作,做國際減貧事業的倡導者、推動者和貢獻者。白皮書指出,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國全面消除絕對貧困,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為全球減貧事業發展和人類發展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愿同各國加強減貧交流合作,為構建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遠。中國將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全面推進啟動儀式鄉村振興。白皮書描繪了到2035年、2050年中國鄉村振興和中國發展的美好前景,指出,未來中國將向著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更高目標繼續邁進。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2021-04-06 10:14:36
陳文俊:
謝謝徐麟副部長。下面歡迎各位提問,提問之前請通報一下自己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2021-04-06 10:15:19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2月舉行的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指出,經過8年的持續奮斗,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任務,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我想請問一下,這個全面勝利具體表現是什么?謝謝。
2021-04-06 10:26:47
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攤位設計部長 唐仁健:
謝謝記者朋友的提問。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這個勝利是歷史性、全方位的。
一是歷史性地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經過8年艱苦奮斗,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區域性貧困問題得到解決,兌現了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的莊嚴承諾。中華民族五千年發展史上,首次整體消除絕對貧困,中國人民的千年夢想、百年夙愿得以實現。
二是脫貧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升。脫貧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3年的6079元增長到2020年的12588元,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長11.6%。“兩不愁三保障”全面實現,脫貧群眾吃穿不愁,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問題實現動態清零,脫貧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有效解決,790萬戶、2568萬脫貧人口告別泥草房,住上安全房,低保、特困救助供養、基本養老保險實現應保盡保。特殊困難群體福利水平持續提高,2400多萬困難和重度殘疾人拿到了生活和護理補貼。
三是脫貧地區落后面貌根本改變。生活生產設施明顯改善,多年遇到的像行路難、吃水難、用電難、通信難等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這期間我們新改建公路110萬公全息投影里,新增鐵路里程3.5萬公里,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了硬化路、通了客車、通了郵路,新增和改善農田有效灌溉面積8029萬畝,農村地區基本實現穩定可靠的供電服務全覆蓋,脫貧村通光纖和4G比例都超過了98%。脫貧地區自來水普及率提高到83%,特別是新疆、甘肅等長期干旱缺水地區告別了苦咸水、澇壩水,老百姓都喝上了清潔水、安全水。每個脫貧縣都實現了產業從無到有,打造了一批特色鮮明、帶貧面廣的主導產業,全鏈條提升了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為下一步鄉村產業振興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四是脫貧群眾精神風貌煥然一新。脫貧攻堅不但在物質上碩果累累,在精神上也取得豐碩成果,喚醒了脫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提振了自強不息、勤勞致富、創業爭先的精氣神。主人翁意識顯著提升,脫貧致富的熱情高漲,戶戶都找到致富門路,村村也建有致富產業,形成了你追我趕奔小康的濃厚氛圍。同時他們的現代觀念不斷增強,市場意識、科技意識、創新意識進一步提高,信心更強、腦子更活、心氣更足。在社會風氣方面,孝親敬老、鄰里和睦、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等文明新風廣泛弘揚,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成為脫貧群眾的新追求。
五是脫貧地區基層治理能力明顯增強。精準選派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充實一線工作力量,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抓黨建促脫貧中得到鍛造,黨群干群融為一體,廣大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信念更加堅定。村民自治更加有效,堅持大家的事大家議大家辦,廣大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增強。脫貧村集體經濟收入也大幅提升,現在平均每個村都超過12萬元,村級組織服務群眾的能力顯著增強。脫貧地區基層管理服務體系日趨完善,治理更具活力,形成了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新氣象。
脫貧攻堅互動裝置取得全面勝利品牌活動,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強大領導力,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脫貧攻堅偉大實踐,鍛造形成了“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將激勵我們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接續奮斗。
2021-04-06 10:27:08
古巴拉丁美洲通訊社記者:
我的問題是,中國將采取什么樣的措施防止農村人口再次返貧?謝謝。
2021-04-06 10:38:55
中央農辦副主任、國家鄉村振興局局長 王正譜: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中國的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以后,我們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防止返貧。現在的脫貧戶和一些邊緣戶有返貧的風險,我們也在這方面做了一些考慮,我想從五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建立了長效機制。這個長效機制就是防止返貧的監測和幫扶機制。主要是監測收入狀況、“三保障”狀況、飲水安全狀況,這也是我們在脫貧攻堅主要解決的問題。監測有一個原則,就是“三早”: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在國家層面,將對各地工作進行定期調度,研究分析、通報情況,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的監測幫扶機制,立足國情和農情,分層分類做好救助工作,切實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
第二,保持政策的連續和穩定。中央決定對脫貧縣設立五年的過渡期,在這五年當中,主要幫扶政策保持穩定并不斷完善,也就是要“扶上馬、送一程”。對現有的幫扶政策,目前正在進行梳理,調整、優化和完善,逐步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共確定了30多項配套政策,將陸續出臺。
第三,強化幫扶。繼續做好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工作,有針對性做好產業幫扶、就業幫扶,加強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建設。在產業幫扶方面,主要是補齊技術、設備、資金、營銷等方面短板,提檔升級。在就業幫扶上,在穩定去年就業規模基礎上,爭取給脫貧戶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再就是要抓好重點幫扶縣工作,中央決定在西部地區設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幫扶他們順利走上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各省也要選擇一些重點縣來集中幫扶。這個幫扶應該說是分層分類,都有具體的幫扶措施。
第四,匯聚各方力量。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我們積累了非常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匯聚社會各方的力量集中攻堅。這些政策、措施還要繼續執行。比如東西部扶貧,比如“萬企興萬村”,比如定點幫扶,也包括軍隊幫扶,還有就是繼續向重點村選派第一書記和幫扶隊伍,使這些政策繼續延續下去。
第五,繼續壓實工作責任。在過渡期內,繼續堅持五級書記一起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將適時組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后評估工作,重點評估鞏固質量和拓展成效,進一步壓實各級黨委和政府的責任。總的要求是,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這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易地扶貧搬遷的量比較大,一些易地扶貧安置點規模比較大,對這部分人群,我們還有一些特殊政策和措施。這方面我想請洪天云副局長來回答。
2021-04-06 10:39:12
國家鄉村振興局副局長 洪天云:
我補充報告一下易地扶貧搬遷的相關情況。剛才正譜局長特別點到了防止規模性返貧,這是各方面特別關注的一個重點。大家都知道,“十三五”期間,國家在“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的地區,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方式搬遷了960多萬人口,實現了全面脫貧舞臺背板。這個搬遷數量之大,可能在全世界絕無僅有,相當于一個中等發達國家的人口規模。現在重點任務就是要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確保群眾在“搬得出”的情況下穩得住、有就業,還要逐步致富。這項工作主要做幾方面的事:
一是促進搬遷群眾更充分更穩定就業。堅持扶志扶智和扶技扶業相結合,深入開展就業的專項幫扶。同平面設計時,幫助搬遷群眾轉變就業觀念,提高就業技能,切實組織好外出務工,不斷擴大就地就近就業渠道,確保有勞動力的搬遷家庭都有人能夠實現就業。
二是推動后續產業可持續。針對一些安置點產業發展與勞動力結構不適應、不協調的情況,指導各地將后續產業可持續發展納入縣域經濟發展的全局來謀劃,立足當地的比較優勢,真正促進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
三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大家知道,剛才介紹易地扶貧搬遷960多萬人,集中安置點800人以上的有3.5萬個,上萬人以上的大社區有60多個。這些點必須配套“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有的配套還沒有完全完備的,必須跟上去,加快完善一體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務體系,促進新老居民共享公共服務。
四是構建開放融合的安置社區。完善社區治理,重視人文關懷,豐富精神文化生活,促進搬遷群眾與所在地居民融合交往,提高搬遷群眾對新社區、新居住點有歸屬感、認同感和幸福感,促進安置點鄰里和睦、人心相通、開放融合。
正譜局長到了國家鄉村振興局以后,把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工作放得非常重、非常高。他在四川做省委組織部長的時候,在四川涼山集中安置社區負責這塊工作,在社區基層組織建設,如何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社區主心骨的作用等方面,探索了很多好的做法和經驗。目前我們正在全國進行推廣,把這塊工作做起來,使老百姓心安、心齊、心順。謝謝。
2021-04-06 10:51:15
紐約時報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首先,此前我在甘肅采訪時發現,有一些家庭在2015、2016年就已經被認定為貧困戶了,這對他們來說沒有問題,但是一些2017年發生貧困情況的家庭好像很難被認定為貧困戶。我想問的是,在這方面,中國政府有什么措施來認定這些新近發生貧困情況的家庭,并且給予他們合適的幫助?第二,剛才提到了中國會分享扶貧方面的經驗,您認為中國的經驗對于那些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在經濟和組織力方面不如中國這么強的國家是否現實?
2021-04-06 10:58:35
王正譜:
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兩個問題我先回答第二個問題,然后請夏更生副局長廣告設計回答第一個問題。關于中國的扶貧有效做法和經驗有很多,我們在脫貧攻堅戰打響以后,在基層的實踐當中有許多生動的、現實的案例,正因為有這些許許多多的生動案例,使我們的脫貧攻堅戰豐富多彩,形式多樣,非常有效。這些經驗總結歸納起來我認為有幾條可以為國際上所借鑒:
第一,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就是要使中國的老百姓都要過上美好的生活,過上好日子,這是我們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和使命。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全黨上下齊心協力,在這個指導思想下,集中了各方面的力量來推動人民真正的過上好日子。我認為,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經驗。
第二,要把減貧放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展場設計。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促進中國的社會共同富裕作為目標,把消除貧困作為定國安邦的重要任務,制定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在AR擴增實境每一個五年規劃當中、中長期規劃當中都有所體現。從國家層面來一體部署,運用國家的力量來推進,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了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加強頂層設計,加大財政投入,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建立了脫貧攻堅的制度體系,為脫貧攻堅的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第三,用發展的辦法來消除貧困。在脫貧攻堅中有一個說法,就是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發展機遇,應該說發展在消除貧困當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通過發展來解決我們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經濟總量不斷躍升,綜合經濟實力顯著提升,這是全世界都有目共睹的。經濟的發展,為我們減貧形成了強大的帶動效應,為大規模扶貧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四,立足實際、立足中國國情來全面推進脫貧攻堅。科學制定減貧標準、目標、方略,不斷創新減貧理念、方法、手段,循序漸進,持續用力,滴水穿石。進入新時代以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精準扶貧方略,扶貧路徑由大水漫灌轉為了精準滴灌,資金的使用方式更加集中,扶貧模式也由“輸血”變成了“造血”,考評體系也由考評地區生產總值轉為了脫貧成效。這些方法經驗,都是立足于我國國情,我想,其他國家在減貧當中,這一條也是很重要的經驗,因為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區都有不同的情況,一定要立足于本國實際。
第五,發揮貧困群眾的主體作用。也就是平時我們常說的,要發揮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因為脫貧攻堅群眾是主體。堅持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讓貧困群眾既有脫貧攻堅的想法,更有脫貧攻堅的辦法,通過政府的教育培訓,改進方式,建立激勵機制,引導貧困群眾用自己的雙手來改變貧困落后面貌。
第六,匯聚各方面力量,形成強大的合力。這也是我們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和組織優勢。剛才我講到了東西部協作、中央單位定點幫扶、萬企幫萬村,包括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獻智獻力,全社會都參與到脫貧攻堅這場偉大的戰役當中,形成了全社會關愛貧困群眾記者會、關心減貧事業、投身脫貧攻堅的共同意志和行動。
我們歸納了一下,大概有這么六條做法可以供國際上減貧來參考。關于您剛才講的貧困戶的認定問題,確實是精準扶貧當中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這個問題請夏更生副局長來回答。
2021-04-06 10:58:52
國家鄉村振興局副局長 夏更生:
謝謝記者的提問。精準扶貧應該說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金鑰匙,也是這輪脫貧攻堅戰最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創新性理念。貧困識別建檔立卡是精準扶貧的第一粒扣子。大家都知道,在貧困地區開展扶貧工作,薄弱環節是貧困識別,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從啟動識別到比較精準,再到相當精準,是有一個過程的。2014年啟動實施建檔立卡工作,全國識別了2948萬貧困戶,8962萬貧困人口,首次摸清了我國貧困人口的分布,致貧的原因,脫貧的需求等基本情況。從2015年8月份-2016年6月份,差不多用了一年時間進行了回頭看,對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予以清退,對符合條件的、最初沒有納入的予以納入。從2017年之后,每年進行動態調整,通過這個過程,不斷使精準更加精準。
從這個過程來看,中國對貧困戶的識別是動態的,不是一次識別定終身。當然,無論是在脫貧攻堅期間還是現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過渡期,對如何發現這些對象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是通過三個方面模型來發現:一是自己申報,誰自己哪兒疼哪癢自己知道,有什么困難、有什么短板,自己最清楚,可以自己申報。二是通過基層干部幫助群眾來奇藝果影像反映,他們長期生活在貧困群眾中間,熟悉群眾情況。三是行業部門的比對。通過大數據,比如你的醫療支出造成支出驟增,或者你沒有參與產業、沒有進行就業,導致你的收入驟減,我們都通過這種途徑來申報,及時發現、及時干預、及時幫扶。還有一點,我們同時設立了12317監督舉報展場設計電話,個人對符合條件的沒有享受相應政策的,可以來電,可以使我們認真核查,督促解決。謝謝。
2021-04-06 10:59:24
美國國際市場新聞社記者:
有專家說,農村1億多新的脫貧人口可能是未來的中等收入消費主力,請問要讓這些新的脫貧人口逐步進入中等收入群體,還需要做哪方面的努力?第二個問題,關于鄉村振興在基建投資方面,重點是什么?政策上是否會給一些融資支持?主要方式是什么?這樣做的話是否會加重地方債的負擔?謝謝。
2021-04-06 11:07:28
王正譜:
這兩個問題都非常好,非常重要。第一個問題,關于低收入人口逐步進入中等收入的問題。這是夏更生副局長分管的領域,待會兒請他談。第二個問題,關于投資和融資以及地方政府債務的問題,這是洪天云副局長分管的領域,請他們兩位分別答一下。謝謝。
2021-04-06 11:08:41
夏更生:
剛才記者提得問題非常好。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廣大脫貧群眾雖然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是其中一部分群眾收入水平仍然不高,距離你所說的中等收入的水平還有一定差距。讓新脫貧的人口逐步步入中等收入,利民利國利世界,1億人的群體要進入中等收入,他們的消費,包括發展產業方面,都會釋放巨大的潛力。實現脫貧到進入中等收入的跨越策展,主要采取三個方面的措施:
第一,通過發展產業促進增收。在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應保障更加有力的基礎上,加快發展特色種養、農產品加工,培育鄉村旅游、農村電商、康養體驗、農事體驗等新產業新業態,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當前還有一件事 TC:08designfollow